高效安排舰船采矿任务需要从资源勘探、舰队配置、采矿流程优化以及安全防护四个核心环节入手。首先需通过星系地图定位矿点,优先选择低热度且资源类型匹配的区域,例如钢铁和硫矿是制造战舰的关键资源。勘探时需注意星球危险等级,高危险区域需配备战斗舰队护航。矿点资源总量有限,枯竭后需及时转移至新矿点。采矿效率与工程船等级直接相关,大型工程船(如X20重型工程舰)的采集速度和仓储容量显著优于中小型船。
采矿任务执行阶段需合理编队,建议将工程船与运输舰(如AC721)混编以提升单次运输量,减少往返频次。计划圈的摆放位置直接影响曲率航行效率,矿点应尽量靠近计划圈边缘以减少常规移动时间。高级采矿平台可提供10%-30%效率加成,并能实现资源直存功能,但需注意平台仅对同盟成员开放。采矿过程中需实时监控燃料消耗,避免因燃料不足中断作业。技术值应优先用于升级工程船的无人机系统和仓储模块。
安全防护是采矿任务不可忽视的环节。低等级矿点虽无野怪干扰,但玩家间偷矿行为频发,建议在矿区部署高速护卫舰(如FG300级)巡逻。长时间离线时可开启基地护盾,并将战斗舰编入矿队提供临时保护。若遭遇敌对势力拆除资源信标,矿船会强制返航,因此需定期检查矿区状态。采矿平台虽能节省计划圈,但可能引发同盟外玩家的争夺,需权衡使用场景。
后期发展阶段应逐步替换低级工程船,优先研发重型工程舰技术。采矿路线规划需结合资源再生周期,建立固定采集路线可降低时间成本。参与同盟矿区共享能提升资源获取稳定性,3-4名玩家协同防守效率更高。注意矿点等级仅影响资源总量而非采集速度,高级矿点需匹配相应等级的工程船才能开采。合理运用这些策略可确保资源稳定供给,为舰队扩张和科技研发奠定基础。
战术细节上,封锁任务可用于刷野怪获取经验,但需避免过度攻击他人工程船引发冲突。舰队增援功能可突破指挥值限制,但会强制转换为普通航行。前哨站连接矿点后可通过基地迁移实现资源对接,但会禁止其他玩家采集。这些进阶技巧需根据战局灵活运用,最终形成符合个人发展节奏的采矿体系。